2008年盛夏。北京奥运会。“鸟巢”、“水立方”、中央电视台新址、首都机场第三航站楼,这些个性鲜明的建筑吸引了全世界关注的目光。他们让人过目不忘的庞大“身躯”里,矗立着大量我国自主研制的“钢筋铁骨”,高性能钢的生产和使用,渗透了新中国几代冶金工作者的心血,也印证了中国钢铁业的腾飞!
“洋钉”、“洋桶”这些老百姓还依然铭记的词语,是近代中国钢铁工业不发达的最基本写照。新中国成立后,钢铁工业在战争的废墟上,开始了艰苦的创业。历经3年的失败、文革10年的破坏,新中国钢铁工业终于在改革开放后走上了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道路。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和任务,国民经济各部门对钢材的需求慢慢的变大,大大拉动了钢材生产量的增长。然而,钢材数量、钢材品种和质量都不能满足中国产业体系变化和产品升级换代的需要。
1978年12月23日,在上海宝山区月浦以东的滩涂上,随着一根钢桩“咣”地一声落下,上海宝山钢铁总厂建设的帷幕拉开了。这个临海而建的钢厂,设计规模为年产钢、铁各600万吨,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的工程立项。
然而,从打下第一根桩到1985年一期建成投产,宝钢一直面临着“要不要建、能不能建”的争论。当时,以鞍山钢铁集团为代表的传统钢厂,要么是依矿山、煤炭资源而建,要么就在市区,因此单纯是宝钢的选址问题,就曾引起业界质疑,更不用说花那么多钱引进国外技术了。
在争议纷纷的1979年,在当年9月份的一次会议上说:“历史将证明,建设宝钢是正确的。”这句话成为支撑宝钢建设下去的最大动力。而历史也证明了伟人的高瞻远瞩。
1985年,宝钢投产第一年就实现保本微利,之后又实现了利税连年大幅度增长。2000年6月30日宝钢三期工程建成投产后,宝钢人曾自豪地算过一笔账:已上交一个宝钢,还掉一个宝钢,新建了一个宝钢。
如今,根据我们国家新的钢铁产业政策,新建钢厂必须依港口而建,30年前类似宝钢的沿海选址如今已成为新上钢铁项目的必要条件。而宝钢更成为领跑中国钢铁技术进步的龙头。
30年间,中国钢铁企业从计划经济、承包经营责任制,再到利税分流,价格放开,终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壮大,走上了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道路。这期间,钢铁企业采用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加速技术改造,也培养了一大批懂得先进的技术的工作人员。钢产量逐年增加,有力地支撑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地发展。
1996年中国钢产量首次超过1亿吨,跻身世界钢铁大国的行列,此后便连年第一。此后,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的内部需求刺激了钢铁产量的猛增。从2001年到2005年,中国钢铁业几乎每年都以5000万吨的递增速度在上升。2007年,中国钢产量达到惊人的4.89亿吨,世界第一,占世界钢产量的三分之一以上,是第二至第八名的总和。这一年,中国净出口钢材4578万吨,结束了近百年来依靠进口钢材搞建设的历史。这是多么令世人瞩目的光辉史篇!
钢产量上去了,摆在中国钢铁业面前的另一个明显问题是钢材品种和结构优化问题,特别是高技术上的含金量、高的附加价值钢铁产品还不能满足国内市场需求,每年还大量进口这些钢材。
上世纪末,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钢铁企业通过不懈努力,不断加大投入,研发“新一代钢”。
上世纪90年代初,我国汽车钢板有90%%以上要依赖进口。以宝钢为代表的中国钢铁企业,依靠自主创新研发出高强度的汽车板,现在,每2辆国产汽车中就有1辆采用的是宝钢钢板。如今,宝钢已经有实力为世界最顶级的奔驰、宝马等车型供货。
目前,鞍钢、武钢都具备了高性能轿车钢板的生产能力,汽车钢板“中国制造”的梦想越来越近。
我国各种大型工程建设的需要,带动了钢铁业的技术革新。自主研发的钢种,在大型工程建设中发挥着逐渐重要的作用。
比如,“西气东输”二线用量的总和。这一需求大大刺激了中国钢铁企业的研发,从无法生产到大量供货,这条“千里巨龙”全部应用了我国自己生产的高性能管线钢。三峡工程、苏通大桥用钢,均实现了国产化。如此案例,举不胜举。
从钢铁小国,到钢铁大国,再向钢铁强国迈进,中国钢铁业的快速地发展正伴随着国民经济的加快速度进行发展一路向前。
自主创新是中国钢铁业持续不断的发展壮大的“法宝”。很多传统钢铁企业藉此重振雄风。
鞍钢,这个1916年成立、目前中国历史最悠久的钢铁企业,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面临着设备老化、发不出工资等严重困难,甚至到了“不改造等死,改造找死”的破产边缘。时任鞍钢总经理的刘玠,当时就提出“要走出一条自己的道路,这条道路就是自主创新”,并提出“高起点,少投入,快改造,高效益”的总口号。鞍钢人“眼睛向内看,从自身找潜力,找发展空间”。引进技术,通过集成创新,为我所有;又通过自主创新,率先实现了国内热连轧、冷连轧完全有自主知识产权设备的开发。
三峡二期工程右岸水轮机组涡轮钢公开对外招标,可是国外公司不参与投标,使我们处于一个非常紧迫、尴尬的局面。鞍钢能不能生产?实践证明,鞍钢用了3个月时间就完成试制,最终提供了7000吨涡轮钢。“严峻的事实提醒我们,必须走自主创新的道路,关键的技术是买不到的。”刘玠感慨道。
鞍钢人从开始对市场经济不适应、不理解,到适应、再到理解和支持,经历了一个痛苦的过程,鞍钢的发展也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鞍钢人也从创新中尝到了甜头。20世纪90年代末,人均年收入只有9000多元,2007年底已达到3.7万元。
如果说20世纪90年代中国钢铁的竞争是品种和质量的竞争,那么21世纪,中国钢铁工业安身立命的前提就节能降耗。目前,中国钢产量接近5亿吨,继续依靠过去那种粗放式的发展方式显然行不通,资源和环境的双重压力是摆在钢铁企业面前最严峻的挑战。只有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才能迎来新的大发展。
即将投产的我国首钢京唐钢铁厂,从建设之初就确立了走“循环经济”的道路,为后来者作出了榜样。
为了改善首都环境,办好2008年奥运会,扎根于北京石景山地区近90年的首钢服从国家需要,搬迁到河北曹妃甸进行二次创业。这也是首钢的一次机遇。正如2007年五一劳动节,总理到正在兴建的首钢京唐钢铁厂视察时说:“首钢不是一般的搬迁,而是产业体系调整和技术水平的全面提高。首钢京唐钢铁厂要打造成具有21世纪国际领先水平、自主创新、循环经济、科学发展的示范厂。”
首钢京唐钢铁厂作为我国第一个靠海钢厂,具有设备大型化、工艺流程紧凑简洁、技术先进和产品高端等显著特点,充足表现了中国钢铁产业布局调整的政策方向。首钢董事长朱继民对媒体说。
此外,已于2008年9月竣工的鞍钢营口鲅鱼圈分厂,其钢铁项目清洁生产指标也达到国际领先水平,通过循环经济运行模式,最大限度地增强对铁素资源、能源、水资源和固体废弃物的循环和再利用能力,从根本上解决了发展与环境的矛盾冲突。
而大量的钢铁企业也正通过降低消耗、循环利用、生态保护,使制约因素转变为推进钢铁工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动力。
我国正处于工业化的中期,城市化也在加快发展,国内对钢铁的需求量还将继续保持比较高的水平,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中国钢铁业还将保持相对高速的发展形态趋势。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工程院院长徐匡迪指出了未来中国钢铁业发展的三个“必须”:
第一,必须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钢厂,这也是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第二,必须逐步的提升质量科技含量,无论是设备、产品、质量、工艺,都必须向世界最先进靠拢,才能够很好的满足国内市场需求,替代进口,才可能正真的保证我们国家的经济的独立自主。第三,必须走大型化、集团化的道路,目前接近5亿吨钢的产量有四五千个钢厂生产,不利于资源的整合利用,因此,根据中国幅员辽阔的特点,未来兼并重组成近十个大型钢铁集团较为适宜。
中国钢铁业30年发展有目共睹,当历史的车轮驶入21世纪,全球各国的依存程度日益加深,因此,“未来中国钢铁工业要发展,还需要和世界铁资源国家共同开发,实现共赢”。(记者 朱芙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