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济南4月11日讯当半个月前,淹没近三年的韩国轮船“世越号”被我邦交通运输部上海打捞局全体打捞出水、发明世界打捞史上的奇观时,在坐落章丘区明水经济开发区的一家名不见经传的企业——山东南海气囊有限公司,董事长段青灵长长地吐出了一口气:由他们研制的柔性橡胶浮筒,在这一次世界大考中又得了个“满分”。
2015年7月,当交通运输部上海打捞局以全体实力和“钢梁托底,全体起吊”的人性化打捞计划,中标并签署韩国“世越号”打捞合同后,山东南海气囊公司凭仗2007年12月成功打捞“南海一号”的事例,顺畅中标上海打捞局“世越号”打捞项目,并为此研制了柔性橡胶浮筒核心技能,与上海打捞局一起承当沉船打捞使命。
据段青灵介绍,他们此次自主研制的“橡胶打捞浮筒”是世界上最大的“柔性浮筒”,每个长21米、直径3.5米,充气后可供给200吨浮力。公司研制团队从全体规划、安全阀操控、装置网套规划等方面,不断选用立异技能改善攻关,顺畅完成了橡胶浮筒的规划、制作使命。从2016年4月开端,先后两次将12个“柔性浮筒”发往韩国。打捞沉船时,将“柔性浮筒”与沉船船体固定,用管道经过进气阀向浮筒内充气,充气后的浮筒可发生浮力;沉船在上浮过程中,浮筒外压逐步减小,压差增大,浮筒顶端规划的安全阀可调理浮筒表里的压差不变,确保浮筒不会爆炸。
“参加打捞‘世越号’不只显示了‘我国制作’的实力,也为公司带来了知名度和可观的经济效益。”据段青灵介绍,公司仅2、3月份的订单就比去年同期增加了30%左右,现在公司客户已遍及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
“这家始建于2003年、专门干橡胶气囊、橡胶浮筒等产品的研制、出产及出售并供给技能服务和解决计划的公司,是章丘工业立异打破、转型开展的一个缩影。”章丘区经信部分负责人张乃成和记者说,章丘区像山东南海气囊公司相同的职业冠军正在不断涌现,现在全区高新技能企业到达55家,高新技能产业产量占比提高到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