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香港新渡轮400客位纯电池动力推进客渡船“新明珠39”号在广州南沙下水。
据了解,该船是目前香港地区首艘整船采用国产碳纤维材料建造的客渡船,打破了高端碳纤维进口材料在国产客船的技术垄断。
随着造船技术的提升和“双碳”目标的推动,内地及港澳船舶市场对高端绿色船舶的需求越来越旺盛。中国船舶集团广州船舶工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宗伟奇表示,碳纤维复合材料是船舶领域的一种理想材料,具有重量轻、耐腐蚀、噪声低等特点,相比传统船用材料可进一步节省燃油、降低维护费用,节能减排、低碳环保优势明显。
据介绍,目前国外已研制出民船用碳纤维及配套乙烯基树脂,并已在40米以上级别客船中应用多年。但是,国内此前仅在小艇或游艇领域使用碳纤维复合材料,且只用到T300级别的碳纤维(T代表拉伸强度,数字越大碳纤维的力学性能指标越高),在大型客船上的应用仍是空白。宗伟奇认为,船用碳纤维材料性能指标要求高、技术工艺复杂,这导致国内造船企业一直以来都依赖进口国外碳纤维及树脂建造船舶。当下,进口材料供应的稳定性及供货周期很难保证,再加上成本偏高,推行碳纤维复合材料国产化势在必行。
破解“国材替代”的难题,需要在有效整合优质资源的基础上,开展高端船舶用碳纤维织物及配套树脂国产化研究。
在中国船舶集团广州船舶工业有限公司的牵头组织和大力推动下,2023年6月9日,中国船舶集团广州船舶工业有限公司与中国船舶集团旗下第七二五研究所、广东省港航集团旗下广东中威复合材料有限公司共同签订了《船用碳纤维国产化研发及推广项目合作框架协议》,开展船用碳纤维国产化攻关工作。
经过三方一年多来的共同努力,研发团队围绕碳纤维复合材料国产化,通过碳纤维高性能编织技术、碳纤维界面性能强化技术、高强抗冲击乙烯基树脂研制技术、碳纤维复合材料综合性能评价、碳纤维复合材料成型工艺、典型舱段建造与考核评价等,实现了船舶领域碳纤维复合材料自主生产的重大突破。
“我们自主研制生产的国产船用碳纤维复合材料,经测试其技术指标和工艺性能与进口材料水平相当,达到了船舶设计技术条件。”宗伟奇说。
研究根据结果得出,自研国产碳纤维与树脂匹配后,性能与进口材料水平相当,相比于铝制船减少结构重量20%以上,达到了船舶设计指标与建造工艺需求。其中,灌注型乙烯基树脂还优于进口的同等材料。
记者在现场看到,“新明珠39”号采用独具创新的艏艉对角左右对称设计,从船舶的左右看去,状似一只活灵活现海豚。整船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结构建造,设有两层客舱,外观新颖漂亮。
得益于碳纤维结构,该船船体重量轻、能耗低、续航里程长,能够完全满足每天夜间充电、白天连续运营的要求。
“这艘客渡船将服务于香港维多利亚港。”香港新渡轮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黄烈彰表示,客船是香港地区市民游客的重要交通工具,所以这艘船的服务对象是广大香港市民和游客。(龙跃梅)
【科学报国正当时】一生只为“中国芯”——华中科技大学集成电路学院的实践探索
记者26日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了解到,该校副教授董二宝课题组联合香港城市大学副教授于欣格团队,提出了一种基于柔性光栅结构色的触觉感知新方法。
清晨,夜晚的寒气还未完全消散,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市十六团新开岭镇的青蟹养殖基地旁就围满了人。随着一声令下,捕捞工作真正开始。工人们熟练地捞起蟹笼,一笼笼肥美的青蟹被拉上了岸。
26日,由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主办的“中国天眼”(FAST)脉冲星科学研讨会举行。记者从会上获悉,截至2024年11月,FAST发现脉冲星数量已突破1000颗,超过同一时期国际其他望远镜发现脉冲星数量的总和。
记者张晓华从中国长城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获悉,26日,国产首颗全电推通信卫星——亚太6E通信卫星正式在轨交付印度尼西亚。该卫星可覆盖印尼全境,为该国提供高性价比的高通量宽带通信服务,助力其信息化建设迈上新台阶。
近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获悉,该所微纳光子学与材料国际实验室杨建军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有效解决了金属表面极端拒水性持久保持的关键难题。这一突破不仅为超疏水领域开辟了广阔前景,还为基于原子尺度调控的高性能材料表面设计与开发提供了全新的研究思路。
曾经,王大军口中的这片地,长期被海水倒灌浸泡,干涸后的土地泛白龟裂,土壤含盐量最高达14‰,酸碱度接近8.5。”牛玉生说,新技术适合规模化施工,创造了低成本、高效率、肥效持久、快速施工的盐碱地改良新模式。
科学的传播对象不是少数人,是全体公民,要分门别类地对不同的人群,如青少年、农民、城镇劳动者等,有的放矢地开展科普工作。在世界数学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相得益彰……”两三分钟五六百字的开场白,其文风是科学性与普及性,知识性与趣味性的高度融合;是数学与文学,科学与艺术珠联璧合的典范。
近年来,各地高校主动加强与科研机构、企业的紧密合作,热情参加并主导重要科研平台的建设,成果颇丰。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推动学科专业转型发展,深入推动产学研深层次地融合,加快构建融合育人共同体,着力增强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培养。
当前正值森林草原防火关键时期,森林草原火险形势如何、如何针对性做好防范工作……记者就此采访国家森林草原防灭火指挥部办公室、应急管理部有关负责人。
乙型流感的宿主相对单一,目前仅在人类和海豹中发现过乙型流感病毒,少量动物在实验条件下可以感染乙型流感,如雪貂或小鼠。
专家表示,儿童容易同时合并多种病原体感染,应该要依据查体、病情、病原学检测结果、所在地区病原体流行情况等综合分析,进而合理用药。
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供图图②:大洋86航次任务期间,潜水器布放前,技术人员拆除“蛟龙”号限位销和潜水器系固。自然资源部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供图图③:执行中国第四十次南极考察任务的“雪龙2”号在阿蒙森海开展大洋考察作业。
银河系外恒星WOH G64的特写照片。这颗新拍摄的恒星WOH G64位于大麦哲伦星云中,大小约为太阳的2000倍,被归类为红超巨星,是人类已知最大恒星之一。团队还发现了一个紧密围绕该恒星的“蛋形茧”,这种形状可能与垂死恒星在爆发成为超新星前,剧烈喷射物质有关。
由于依赖从植物细胞中提取并纯化淀粉,生产纳米纤维的过程需要消耗大量能源和水。此次,研究团队使用静电纺丝的技术,制作出直径仅为372纳米(一纳米是十亿分之一米)的意大利面,比某些光波的波长还要窄。
“地上文物看山西”,山西是中国古建筑遗存最多的省份。近年来,山西省地震局以加强文物古建筑抗震保护为重点,大力推进“防震减灾+文物保护”工作。日前,记者奔赴山西太原、大同两地,了解地震科技如何为文物古建“保驾护航”。
非急性硬膜下血肿是临床常见且具有挑战性的神经外科疾病之一,随着老龄化进展,其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是全球面临的临床难题。
多支披碱草的独特之处在于其复穗状花序,这一特征使其与同属的其他物种有明显区分。传统披碱草的花序较为简单,而多支披碱草则在主轴基部延伸出多个类似小穗的分枝,且这些分枝的长度从顶部到底部慢慢增长,形成了独特的复合结构。
近日,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科研团队与兰州理工大学合作,通过重离子辐射和基因编辑技术,优化了酵母代谢途径,有效提升了酵母合成脂质的能力。
21日,清华大学产业发展与环境治理研究中心与自然科研团队联合编制的《国际科学技术创新中心指数2024》报告正式发布。
记者11月20日从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获悉,由国防科技大学研制、部署在该中心的“天河”新一代超级计算机系统,在最新公布的国际Graph500排名中以6320.24 MTEPS/W的性能夺得Big Data Green Graph500(大数据图计算能效)榜单世界第一的优异成绩。